美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重视智育却忽视美的教育内容,这方面他们忽视了美育是孩子们追求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情绪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强调,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家庭教育中的美育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实家庭教育中,人们对美育重视程度不高,呈现出边缘化、功利性倾向,影响了孩子们的道德品格、智力素质和综合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强化对家庭教育中美育价值及实践路径的研究,多举措实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
思想道德品格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基础和精神灵魂,而美育在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各种因素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以美储善”说明通过审美活动既能够调动整个人类的好恶性内外的储存,又能够表明审美活动也能够参与内在和外部的好恶积累。通过加强美育来对孩子们进行内在精神心理培养塑造,有助于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由单纯地要求服从某些外在规范而转变成意志自由培养。美育的育德作用早为人们所公认,鲁迅先生曾经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在家庭教育中,美育对于我国青少年能否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育活动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美育活动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展孩子们的眼界和视野,促进孩子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从艺术作品中,孩子们能够迅速获得人类关于社会、自然、历史、地理、风土风俗民情等许多不同方面的艺术知识,为走向智能化的艺术发展过程创造了艺术背景与理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各类审美活动,欣赏各类当代艺术与自然的人文美景,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唐诗宋词达到了中国文学审美的极致,在家庭教育中,体验意蕴之美,建立正面价值和促进心灵成长。
美育对于健全人物性格培养的实践表明,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去进行自我锻炼、训练,就会能够促使个体的形态变得和谐健美。美育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美育可以通过美让人身心愉悦,从而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在家庭教育中,通过美育有效地消除了人脑的紧张和疲劳,渲泄了情感,疏导人的情绪,排解了压抑,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完美的人格,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当前,很多的家庭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于孩子的美育不重视。许多中小学为了中考和高考的升学率,不能按照美育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要求进行科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科学的教育研究。美育这门课程往往处于从属课的地位,成为了一门被人们称之为“副课”的课程,处于陪衬的地位。很多家庭在孩子升入初中后,往往会让孩子退出美育的培训。不少学校没有一套专门琴房、舞者室、艺术厅、音乐室等美育教学设施,即便现在一些学校已经拥有了美育教学设施,也只是处于空置状态,仅仅是作为一种宣传活动上的摆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义政治体制的逐步形成与不断建立,市场逐利主义严重地危害了我们在美育领域的各类教育活动的自身价值意识取向。很多家庭缺乏教育学、美学、艺术学的知识和艺术制作的技能技巧,这样导致对孩子的引导不够、指导不够,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美育的实施。同时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功利性。许多艺术类美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艺术功利性,往往只片面地强调其中一部分课程的审美功能,即过度地重视其中一部分课程对学生在艺术知识、技能的传递和使用功能,却完全忽略了这些艺术的审美功能,忽略了审美概念、审美修养和文化审美,忽略了美育这门专业课程所需要涉及接触到的其教学活动对象,结果造成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于学校艺术类美育专业的概论理解与实践学习不感兴趣。这种太过注重理性和知识,忽略了个体内部情感的诱发和滋的美育教学,无疑被认为是美育教学中理性上的一次严重缺失。
很多家庭把美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教育。往往会给孩子们安排一些舞蹈课、美术课、音乐课等,不少家庭甚至学校在其他学科方面并不注重美育的自觉性引入和广泛的渗透,学生在其他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只能够感受到一种简单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传授,而不是为了同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感受和滋养。这样,致使在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产生了美育教学的大面积空缺,而且还严重影响和破坏这些学科的真正实际的教学意义。同时我们中小学的美育大多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所以美育也只能局限于针对学生定制一些艺术型的课外活动。例如开展书法、画画竞技比赛,举行歌舞晚会,或者是举行校园艺术节等。没有将美育的工作抓在日常,也没有将美育入其他学科教学的广泛领域。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加强美育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美育知识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学校的德育队伍要经常深入学生们的家庭了解家庭美育情况,想家长提出家庭教育中美育融入的意见建议。要打造一支由家长参与的,坚持不懈地奉献,业务精湛,敢于创新的高质量美育队伍,多渠道地解决艺术专业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同时注重从教研机构、社会组织引进专业美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要相互协作,组成目标一致的联合体系、相互协作与交往的体系、独具特点的教育体系。组织成立家委会,实现家校社共育。对于中小学校而言,美育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泛指对于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领域方面的教育,还包含了其他各种教育性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创设、营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艺术活动等,引导每个学生意识到他们本身才是这种学习的真正主人,赋予学生讲话的时机和自由表现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出愿讲、敢说、会讲;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审美情趣、介绍他们的作品、对学生的评论做出更高的判断等。因此,改进中小学美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形成正确的认知。转变中小学美育老师的教学理念,并将我们的美育工作落实在学校整个教育和文化课程的教学总体计划中。学校通过组织开展“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促进家长、孩子、社会的广泛参与,实现家校社美育共识,有效发挥家庭教育中美育的作用。
学校以美育人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对于家庭教育中美育的实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按照国家对于美育的要求,开设美育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开展美育教学活动,实施了审美教育。严格遵守中小学美育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组织和实施中小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型课程教育和学习活动,确保中小学艺术型课程的教育和学习目标得到了实现。充分深入挖掘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各门相关学科的基础教育的美育因子,揭示各门相关学科的基础教育教学美化展示价值,彰显各门相关学科基础教育的教学美化展示功能。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教学,让广大中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深刻感受到美育工作带来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化艺术美,充分发挥了第二至三阶段美育课堂的适合教师学习美育教学功,切实地积极采取措施,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从中小学生的体育知识课程和课外教学活动建设入手,坚持以“以美启智、以美修德、以美育人”为教学指导思想,构筑中小学美育校园的“美育文化”。通过对校园学校环境进行校园绿化、净化、亮化改善校园,创设一个完善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都会对家庭教育中的美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1]浅谈美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J]. 王秀娟.大众文艺. 2011(13)
[2]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 张良才.中国教育学刊. 2006(06)
[3]韩桂书.改进中小学美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教育.2018(06).
Copyright ©2018-2011版权所有 © 齐鲁品牌网 鲁ICP备14012724号-5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技术支持:东网互联
鲁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