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拳头产品陷入增长瓶颈之后,涪陵榨菜决定另辟蹊径了。
近日,涪陵榨菜推出新品“乌江翠小菜”,正式官宣布局休闲零食市场。
据了解,翠小菜主要原料为芥菜头,分为鲜香、甜辣、清甜三种口味,可搭配粥、面食用。由于采用了减盐配方,也可以作为零食直接食用。目前,翠小菜已经开始上市售卖。
其实早在2014年,涪陵榨菜就曾瞄准下饭菜及佐餐小菜市场,此次推出的新品,也可以看作仍旧选择了自己的“业绩安全区”,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太多惊喜。
品牌方表示,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战略方向优化布局休闲零食市场。
涪陵榨菜之所以决定向休闲食品领域突围,与其业绩增长疲软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继去年公司出现业绩大幅下滑之后,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也仅仅实现了小幅增长,而此次的盈利回升,也基本是归功于去年年底的提价策略。
其实自2008年以来,涪陵榨菜已经连续提价10余次,对此市场早已有不少争议。之前涪陵榨菜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言,总是靠涨价来增长利润是不现实的,因此公司也寄希望于开发零食新品牌“翠小菜”来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可置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已然成为来万亿市场规模的大赛道。而涪陵榨菜布局休闲零食领域,不仅可以从规模相对固定的榨菜市场中进入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休闲食品市场,而且区别于常见的休闲食品中烘焙糕点、膨化类、糖果巧克力等常见的品类,榨菜零食尚属蓝海,涪陵榨菜依托其品牌知名度也可以尽早抢占先机。
对于零食赛道的关注,涪陵榨菜确实早已有之。
只不过,之前推出的牛肉干、豆腐干、海带丝等产品,由于口味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在休闲食品行业里更是连汤都没舀到一瓢。
至于这一次,公司重新杀回休闲休闲零食赛道,并以自己擅长的榨菜芯为切入口破局,能否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只能暂且打个疑问?
其实细究“中国榨菜第一股”陷入发展瓶颈的原因,除了产品结构单一的弊端外,高额的销售费用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自去年上半年以来,涪陵榨菜在发展策略上更加注重品牌营销建设。公司在销售费用方面持续加码,其中,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就高达1.67亿元,占整体销售费用的49%,主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央视、梯媒等渠道进行推广。
可以看到,涪陵榨菜在之前这段时间的营销动作确实不少。以#乌江榨菜全球热销150亿包#的微博营销话题为例,当时就邀请了关晓彤、张亮、黄丽雅等多位明星助阵,并且同步在北京、上海、广州、巴黎、纽约等城市的地标建筑上投放海报,还进行了直播宣传。
此外,涪陵榨菜也与中国国家地理联手拍摄了榨菜制作的纪录片,力求多渠道、多矩阵的布局品牌营销。
品牌方表示,“通过近期的工作,曾经不太关注榨菜品类的消费者也对乌江榨菜形成了初步印象,品牌宣传已通过不同渠道触及了不同人群。这部分费用接下来会根据公司市场反应情况、品牌宣传效果、渠道库存情况等进一步决定是否持续投放及控制投放节奏。”
由于品牌营销方面的投入回报期较长,并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后续能否真的发挥引导效应,拉动销量增长,还有待继续观察。
当然,一个品牌的成功不可能只靠营销,即便是涪陵榨菜已经稳坐行业龙头交椅,但是当前仍面临着不少的危机隐患。
首先就是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目前企业的窖池容量会对产能造成限制。涪陵榨菜也表示,接下来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产方面,并提出“到2026年包装榨菜销量要达到31万吨”。
其次,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直接影响产品的毛利率,随着提价效应减弱,后续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早前涪陵榨菜表示,将用3年-5年时间实现年销售破百亿元的目标,至于加码布局新赛道能否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Copyright ©2018-2011版权所有 © 齐鲁品牌网 鲁ICP备14012724号-5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技术支持:东网互联
鲁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