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品牌网
 齐鲁品牌网  
 • 当前位置: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墨子节用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 作者:庞兰霞 | 发布时间: 2022-06-20 | 208 200 | 分享到:

[摘要] 墨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兼爱”是思想的核心,“节用”“节葬”是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我国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更应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本文墨子节用思想中,解读“先质后文”低成本的经济思想,论述墨子节用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联系以期吸取有益启示,在建筑设计中解决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和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 墨子  节用思想  建筑设计  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人居问题和配套设置功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耗能的大幅增长,导致了常规商品能源出现供应上的困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加剧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下,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建筑节能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指是单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而是积极应对能源合理使用,拓展开发新型能源,不断提升对能源的利用率。墨子节用思想的提出,虽然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的低下、不良风气的盛行、传统理念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等,倡导建设生态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关注墨子节用思想显得极为迫切。对于墨子节用思想的研究更多的是要落实到其当代性、现实性、可行性以及对现代建设设计的具体指导上。

一、墨子的节用思想概述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墨子第一个把伦理道德与经济领域的消费观念结合起来,提出勤俭节约是人类的美德,同时这也是墨子消费伦理思想的核心。墨子之所以提倡“节用”,是与春秋战国之际特定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在经济观上,墨子要求人们重视生产,节俭消费,尤其告诫当时统治者“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种思想又具体表现在他十大主张的“节用”、“节葬”上面。墨子告诫人们,在生产中不要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切以民用、民利为准,这就是墨子所说的“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依据这样的原则,墨子从衣、食、住、行、葬诸方面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节用”的具体要求。

(一)穿衣之道——“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当时的统治者对于黎民横征暴敛,强夺民众的生活资料,用来制作锦绣文彩华丽的衣服。墨子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深深的厌恶与痛绝。墨子认为穿衣服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冬天用来抵御寒冷,炎天用来抵御暑气。《墨子·辞过》中指出∶“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最终会导致“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这种情况必定会造成国家统治秩序动乱不安。对此,墨子提出“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者,芊芊;不加者,去之”,不要过分的华丽。

(二)饮食之道——“增气充虚,强体养腹”。墨子提出∶“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时期,封建领主制经济下,占大多数人口的农奴无土地权利,其食物本身就缺乏,仅能以维持生计,王公贵族大肆征收百姓的食物,使得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国家的稳定存有了隐患。墨子认为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强壮身体,聪明耳目,这就足够了,就不要再去追求五味之调,芳香之和,更不要追求远方国家的珍贵、奇异、稀罕食物。

(三)居住之道——“御寒避雨、防盗避嫌”。墨子认为建造房屋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观赏享乐,所以建造房屋的标准是:地基足以防止潮湿,外墙足以抵御风寒,内墙足以分割男女合于礼节,屋顶足以遮蔽雨露霜雪就足够了,超过这些标准就会劳民伤财。当时的王公贵族“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极尽华美之饰,营造宫室时不恤民力,不惜财物,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开销花费,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宫室的营造只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即可∶“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

(四)出行之道——“通利四方、负重行远”。当时诸国君主“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墨子认为,君王们的奢侈享受起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导向作用,使人们不愿意从事耕稼纺织之业,社会财富自然而然不能充裕。墨子认为圣王造舟车的目的是“负重行远以利百姓”,认为车船是为了载负重物到达远方,所以车船只要完整、坚固、轻巧、便利就足够了,不要以精巧的雕刻,漂亮的花纹装饰,那样既妨碍男耕女织,又浪费国家的财富。

丧葬之道——“节葬”“非乐”。墨子提倡“节葬”,他认为应该效法古圣王的埋葬之法,即“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这样做,向上符合圣王的大道,向下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墨子要求他的门徒有节俭吃苦的精神,他们不贪图享乐,自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穿的是“短褐之衣”,吃的是“藜藿之羹”他们把吃苦耐劳当做行为的最高准则。“非乐”也是其“节用”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墨子认为∶“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凡事应该利国利民,以万民之利为标准。

以上墨子关于人们在衣、食、住、行、葬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只停留在基本生理需求的层次,超过这个最低标准就视之为浪费。由于当时的财产和消费资源十分匮乏,墨子的节用思想在当时还是应该提倡的。墨子的核心内容“兼爱”和“交利”,让每一个人带着爱己之心去平等的爱人和给人利益,站在自我之上,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劳动者并不只满足于维持生命的延续,他们还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尽可能得吃得好,穿得漂亮,住得讲究,墨子的“节用”思想表现出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是,节用不仅是在资源上节约合理利用,更重要的是将生活的本质规律朴实道出,我们应从中发现是否有古为今用的精华,在今日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墨子节用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年代,墨子出于利万民、利天下的追求,明确提出了“先质”的造物思想,即满足功能,进而发展“后文”的设计观,即审美价值。这种“先质后文”的功能美学与一战后欧洲提出的“功能主义”极其相似,对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兼爱”思想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生态思想

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提倡平等互利的相处原则。区别于孔子“仁爱”的亲疏薄厚,墨子认为兼爱确实能使天下产生大利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是对儒学思想的匡正和补充,有助于现代建筑设计挣脱抄袭西方的枷锁。墨子思想中隐含的设计思想与当今社会倡导的生态观念十分契合,在建筑设计领域更具有开创性思维目前对墨子设计思想的研究在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等领域已有一定论著,而建筑设计领域仍是空白。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要认真分析吸纳墨子思想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比如,在建筑领域中的园林设计,“兼爱”思想最为相关的是设计者的“生态意识”,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天人合一”的追求自然意境的外在形式,更是强调设计者应追求一种互利共生的自然状态,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平衡各自然要素的比例、位置、搭配形式,运用自然规律,引导自然过程发挥作用,以达到相互得利、相互促进的自然景观状态。如,建筑设计之初可以依赖完全孤立的手段来实现多种自然元素的和谐共处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最少的场地介入、最低的环境干预,暂时将设计对象完全封闭或隔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较为原始、自然的设计手法针对其内部进行规划设计而成的景观。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建筑视觉中心,更能引起人们对自然变化的关注,同时将自然界的动、植物引入人的日常生活,使它们与人相互适应、共同生存,从而达到互利共生的自然状态。

先质后文”体现建筑设计的发展理念

传统的观点认为儒释道是中国美学的主要源流,而墨家对美学并没有直接表述。其实不然,墨子在“文与质”的关系论述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他主张“先质后文”,认为一切事物实质上是美则美,不美便是不美,这是墨子异于儒道两家的美学观点所在。墨子提倡“先质后文”的功能美学,“质”即为对象的功能实质“文”指外在表象的文饰。

文质的关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起点,墨子以衣裘之质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宫室之质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甲盾之质为“以圉寇乱盗贼”;舟车之质为“以通四方之利”为例,论述了衣裘、宫室、甲盾、舟车的建造目的是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以利民,这是对“先质”的直接表述。保质是第一标准,求文是质的升华,墨子强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高度统一“生,邢与知处也。”生命是形体与心智的结合,人体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因此,墨子进一步论述了“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表明在食物满足温饱、衣服满足保暖、住所满足安稳的功能保障下,人可以追求精美、华丽、愉快的精神享受,真正把功能至上的理念升华到功能美学的设计高度。当今的建筑设计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的功能主义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使用,在这个说法之上,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可细分为直接使用功能和间接使用功能,其中:直接使用功能是指建筑空间本身能够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间接使用功能指人类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运用形态、功能、色调等设计要素提升建筑美感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精神享受。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者应以满足人的直接和间接使用功能为主要目标,这是保证“质”的满足,之后,赋予场地以人文情怀,细致刻画建筑的视觉效果,以此达到“文”的设计升华。

(三)“节用”理念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拓展

推进可持续发展节用思想的价值观是墨家所大力论述倡扬的,它既是古老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又融入到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洪流之中,贯穿墨子节用思想的全过程。以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墨子所求并非“鹿台糟丘,酒池肉林,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金玉珍玮的奢靡,坚决反对耗费百姓保质之财以求君主享乐。节用的经济思想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具有极大的现代价值,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高昂的投资成本不一定都能收获相应社会价值,繁华的雕饰、艳丽的图案、高档的材质、抽象的艺术表达也未必全部被大众所欣赏。成本降低不意味着品质的下降,盲目地进行廉价的材料替换和粗糙的施工,不仅不是“节用”,更是对建筑设计的亵渎。

墨子节用思想是去除“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即去除增加财力的损耗却不增加有利于人民使用的部分,有效地控制经济成本又不失掉美的视觉效果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难题和挑战。采取合理的措施,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建材择优降低维护成本如在小区改造项目中,把节用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改造项目,拆除的全部道路、广场、建筑所得废弃材料和场地垃圾均按照不同规格分拣、研磨成不同粒径的碎石,用于区路基的建设;乔木、灌木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相配的植物进行移栽;日常的生活垃圾就近在垃圾处理厂处理加工,混合土壤形成肥料再用于小区绿化等。节用作为墨子思想的重要理论,暗含了经济节约的设计思想提醒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合理、科学地思考功能是什么,注意到人的使用重要性,特别是降低设计初期的投资成本,避免因多余而繁杂的装饰性设计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墨子节用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现代建筑方案设计中,设计师一般都是注重建筑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完善很少考虑到所设计的建筑结构是否节能环保建筑外墙结构设计不合理和不规格的外墙保温设计,也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且传统建筑方案设计很少考虑到充分利用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也是能源浪费的一种形式。可以说,传统建筑方案具有很大的节能设计改进空间。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借鉴学习墨子节用思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使节能理念得到充分的应用

(一)坚持资源控制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墨子的“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思想把节俭提升到有关国家生死存亡命运的高度,暗示节俭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能等闲视之的。从墨子的节用思想中,我们应该继承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人们的头脑中有节约光荣、勤俭节约的意识,才能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养成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把节能理念贯穿设计全过程,把降低建筑工程的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设计的基础性条件,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之建筑物。如,加强对能量总消耗量进行控制针对建筑面积及建筑体积进行能耗标准控制向古人墨子学习,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实用优先,积极利用新型建筑技术。墨子倡导:“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这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要强调设计的实用功能,主张先实用后审美,强调设计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在利用资源和消费资源时,应该做到使用优先,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资源使用空间。就是说:一杯水能解决问题,就不要用一杯半;一棵树能做好一只小船,不要砍两棵树增大资源的利用价值。如建筑设计中外墙外保温体系可有效地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同时还可以解决外墙常见的开裂、渗水等现象,但由于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周期一般都在50年以上,而建筑围护结构的外保温层的整体作用的使用周期小于50年,给将来的改造、城市管理留下了一个巨大隐患。因此,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地使用轻质无烟、防火防冻、无毒无味、耐高温、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发展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和研究新的墙体构造及砌筑方法,发展节地、节能、利费、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三)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新生态能源空间。墨子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现代生态文明的诸多价值观念取向,他将“节”“调”“时”等具有生态伦理意义的生态价值观念,不仅实施于生产环节、也推行于消费领域、社会伦理乃至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当前,在绿色建筑技术中大量应用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大阳能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被大量用于建筑体采暖、降温、保护混凝土结构、防干和为生产生活提供热水等系统中。风力发电体系发展也极为迅速,有效地解决了边远地区用电难的困境。同时地球内的地热能含量非常的丰富。因此,在拓展太阳能和风能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对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也必须要提上日程。

坚持典型带动,把节能设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各级党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在节约资源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表率。政府能身先表率进行建立资源节约的建筑设计,倡导节约的风尚,使人人把节约资源的行为渗透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个细节,这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山西省级机关规划设计把省政府大院内480多盏路灯由100瓦白炽灯更换为20瓦节能灯,每年可节电11万千瓦时左右。东营职业学院坚积极规划实施深层地热供暖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建设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供暖替代传统供暖项目实施,覆盖校园54万平方米的校舍,效果良好,社会效益凸显。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相比于燃煤供热项目,全年可节省标准煤7284吨,减排颗粒物0.46吨,减排二氧化碳17919吨,减排二氧化硫3.21吨,减排氮氧化物4.58吨。构建起了绿色、节能、高效、低碳的清洁供热体系,近日,东营职业学院“大力开发深层地热,推进绿色清洁供暖”获评“全国2021-2022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典型示范案例”。

 

参考文献

1.薛宾兴,文与质——古典艺术的定位.山西师大学报。1996(3)39-41.

2.王向梁,泥代普观的价值取向,中国国际.2013(1):4-11.

3.李媛,墨子人才培养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57-158.

4.王仙.安宁,墨子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1,(19),63-67.

5、黄珂,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与具体应用 [J]. 江西建材,2014(24)

6.宋永亮,综述节能理念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贯彻 [J]. 科技与企业,2014(10).

 

 

作者:庞兰霞,女,1972年2月出生,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东营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建筑设计及社会工作等研究。


  
最新资讯